招生简章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线电专家、经济专家李强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办-UUyF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建校80余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坚持德育为首、着力红专并举的“红色育人路”,一条立足国防特色、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军报国路”,一条勇于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合作的“创新发展路”。“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基因,“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徐特立老院长倡导的“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共同铸就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在30余万名毕业生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14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80余位院士以及一大批科教英才、时代先锋和治国栋梁。学校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曾创造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等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始终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担当作为,为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与全球伙伴共融共赢,广泛深入联结世界,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网络。与6大洲7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联合国训练研究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等建立机构合作关系,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蒙纳士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等世界一流院校设立各类师生交流合作项目。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共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设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领导人才。来华留学从全国高校第一阵营脱颖而出,质量认证获评全国唯一A+等级,树立全国标杆。获批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观察员机构,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高校。国际学生规模超过2800人,生源覆盖全球四分之三的国家。
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勇担强国建设新使命,持续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精心培育一流人才,赤诚创造一流贡献,奋力建设一流大学,不断凝聚师生奋进力量,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办学事业实现跨越立产口AC口十六午气式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稳居"双一流"高校第一方阵前列,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8年,是学校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窗口之一,负责组织开展计划外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配合专业学院开展计划内联合培养项目。
学院积极引进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国外大学合作,开展多模式多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
教育部批准的北京理工大学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UtahState University,USA)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自主招生,学生毕业时将获得犹他州立大学学士学位。
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项目:
教育部批准的北京理工大学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at Dresden)合作举办“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自主招生,学生毕业时将获得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硕士学位。
这些项目紧跟市场经济需求,办学质量高,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和广大考生认可。已培养出2633位国际型高层次优秀人才,其中研究生755人,本科生1882人。目前各类在校学生达861人。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始建于1828年,位于有“欧洲硅谷”和“欧洲花园”之称的德国萨克森自由州首府德累斯顿,是德国著名理工类大学之一,也是世界顶尖理工类大学。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46位,德国大学第15位。
TUD教学科研实力居于世界一流水平,现共有14个学院100多种专业,专业涵盖理、工、文、管、医五大科学领域,在校学生超过36000人,其中外国留学生约占10%。
TUD以其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广泛覆盖各个经济领域的学术实力在欧洲和亚洲得到广泛认可。毕业于TUD的学生被各大跨国公司、银行和政府部门争相聘用,成为德国发展的中坚力量。
职业教育学院是TUD教育学部下设学院,是德国最大的集职业教育研究、教学和师资培养学院,位列德国第一位。职业教育学院成立于1924年,是欧洲第一个颁发职业教育硕士学位的学院。职业教育学院致力于国际合作,为世界培养职业教育人才。截至目前,“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专业除了为德国培养了大量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外,还为世界60多个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硕士博士专业人才。
学校声誉及优势
德国十所“Elite-Uni-精英大学”之一
德国9所卓越理工大学联盟TU9成员之一
欧洲航空航天大学合作PEGASUS联盟德国六所高校之一欧洲顶尖工业管理者高校TIME联盟德国七所高校之一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和研究大学会议CESAER联盟德国十所高校之一
“高通”欧洲创新奖励计划六所高校科研机构之一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历史最悠久和最有名望的科技大学之一
一、概况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BIT)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以下简称:TUD)合作举办“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该项目学制两年,学生全程在BIT学习,入学时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考试,入学后注册为TUD学生并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注册系统进行电子注册。BIT国际教育学院具体承担教学管理,按照TUD该硕士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学习规则以及考试规则培养国际型复合人才。学生在通过课程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后将获得TUD授予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文学硕士学位证书。
二、项目优势
(一)享受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获国际名校硕士学位;
(二)所获硕士学位证书与德国本土学生所获学位证书一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予以办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三)中英双语教学,无德语语言要求;(四)学习期间,学生有机会前往TUD交流和学习。
三、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整合到职业教育项目管理、职业培训、继续教育项目开发、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能力中。
四、主要课程
课程包括12个模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基础、教学过程设计、管理进程、学习心理学、科学研究方法、职业教育体系开发与评估、职业教育实习、领域调查研究、人力资源开发、沟通过程设计、教育技术以及研究、生产与教育分析。
五、学制、办学模式、学习地点
(一)学制:2年。2024年9月开学。
(二)办学模式:在BIT学习2年。由中德双方专职教授共同授课,德方教授到中国用英语授课,采用每门课1-2周集中授课方式。中方教授用汉语授课,上课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
(三)学习地点: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六、毕业生去向
该项目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机构、研究所、企业的计划咨询、人事、教育等部门,以及与人力资源开发有关的国家组织或国际组织等领域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七、招生计划、学费标准和退费方法
(一)招生名额:60人(自主招生)。达到30人开班,若未能达到上述人数不能开班,所缴学费全额退还。
(二)学费标准:学费15.8万元人民币(不含书费)。按学年交费,每学年为7.9万元人民币。(三)退费方法:按照《北京理工大学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项目学费管理办法》退费。录取新生在距报到日14天(含)之前提出申请的,
全额退费;在距报到日不到14天内至报到后7天(含)内提出申请的,根据不同时间段部分退费;在入学7天后提出申请的,不予退费。时间界定以收到正式书面退费申请为准。第二学年的退费细则详见学生手册。
申请和录取
一、申请
申请条件
1.思想品行端正,身体健康,中国国籍;
2.拥有国民教育系列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或中国政府认可的境外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和相应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通过大学英语(CET)四级及以上或具备有效期内的雅思成绩(6分以上),托福成绩(iBT74分以上)。
ELLdl申请材料(网上提交提供清晰扫描件)
1.入学申请表;
2.身份证;
3.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通过专升本取得本科学历者,需同时提供专科毕业证;
4.本科及专科段(若有)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原件(下载地址:www.chsi.com.cn)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5.英语水平证书;
6.一寸白底或蓝底免冠电子照片;
7.工作经验中英文证明(要求:中英文单位落款均需加盖公章,工作经验需一年(含)以上,实习工作经验可计算在内,证明样本下载地址http//sice.bitedu.cn);
8.报名费300元(请注意在报名系统中报名表审核通过后方可缴纳报名费,在线支付,不予退还,备注“姓名+2024德硕报名”)。
申请时间、申请方式与联系方式
1.申请时间:2024年5月开始接受秋季入学新生申请,额满为止。
2.申请方式:登录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官网合作办学研究生项目报名系统报名。
二、录取
根据报名时间顺序,综合考虑考生的学术背景、英语能力和工作经验等因素,分批择优录取。
免试预录取:英语基础较好,有较强的学术背景,专业匹配度较高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者,经综合评估,可获免试预录取资格。
如有剩余名额,不符合免试入学条件的考生需要参加自主入学测试,择优录取。自主入学测试是否组织、组织形式、具体时间、场次根据报名情况确定。
获得预录取资格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缴纳第一学年学费,完成缴费并提交以下公证材料后学校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
1.本科及专科(若有)毕业证英文公证件;
2.学士学位证书英文公证件;
3.本科及专科阶段(若有)成绩单英文公证件。
注:本科毕业证或学位证由境外高校颁发的无需进行公证。
三、注意事项
1.招生工作由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直接开展,不以任何形式授权任何机构、企业和个人开展名额预定、培训、有偿咨询等,请谨慎甄别不实信息;
2.报名费缴纳后不予退还;
3.学习期间不转户口和档案;
4.不安排住宿;
5.凡持假证书和虚假材料报名者,无论何时发现均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一切后果自负。
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