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

  • WWW.SJLBS.COM
  • 北师港浸大UIC 2024年授课型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4-03-15 14:12:00       阅读:   保护视力色:       

     

     

     

    一、学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于广东省珠海市携手合办,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自2005年成立至今,北师港浸大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独特教育理念的国际化大学,设有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社科和理工科技学院,以及通识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在31个本科专业(方向)招生,获批开设9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6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

    二、课程简介

    传播学文学硕士课程简介

    北师港浸大研究生院与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联合推出传播学文学硕士课程,课程专修方向包括:传媒管理、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传理学、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和互动媒体。师资来自香港浸会大学和北师港浸大,均具备高学历和丰富的业界经验。成绩合格的毕业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学位获教育部认可。

    01、传媒管理专修

    课程由浸大传理学院和北师港浸大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开设,基于两大学院各自的优势,课程设置立足整合传媒和管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传媒高级人才。课程涵盖市场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知识、商业策略、领导管理学等,训练专业人士的领导力和管理方面的敏锐洞察力,进而挖掘学生在媒体行业管理方面的潜能。

    02、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专修

    课程由浸大传理学院和北师港浸大文化与创意学院联合开设,因应大中华地区影视及新媒体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影视与新媒体策划、融资、制片管理、市场营销、宣传、影院管理、项目开发等全方位培训,旨在培育媒体运营管理人才。

    03、传理学专修

    课程由浸大传理学院和北师港浸大人文社科学院联合开设,课程内容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相互整合,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个人、组织和社会层面的传播活动实践中,并集中探讨大中华地区的传播模式,同时关注媒体技术转变带来的影响,旨在训练媒体及公关机构、公司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传播人才。

    04、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专修

    课程由浸大传理学院和北师港浸大理工科技学院联合开设,是首个人工智能和数码媒体融合的授课型硕士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信息时代所需的跨学科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课程以数码媒体领域为中心展开,介绍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

    05、互动媒体专修

    社交媒体、新闻应用程序、在线协作工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互联网行业近期广泛讨论元宇宙构想,也预示着互动媒体在未来会有更长远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及互联网行业迫切需要能够洞察用户心理和行为,并基于用户研究和测试,产出内容、设计产品的互动媒体从业人员。传理学文学硕士新增互动媒体研究专修,为有志于在互动媒体产品开发团队担任重要角色的学生,提供传播理论学习及实践训练的机会,助力带领产品开发、输入创造性想法、转化用户洞察及研究,并于媒体及互联网领域推动互动媒体产品创新。

     

    三、申请时间

    自2023年11月12日起接受申请

     

    四、招生对象

    ①持有(含即将获颁)认可大学之学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

    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人可优先考虑

    ③有学术研究成果者或能够证明研究能力的申请人亦可考虑

     

    五、报考资讯

    ①课程学制:全日制(一年)   非全日制 (两年)

    ②授课语言:中文

    ③学位证书:成绩合格者获颁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

     

    六、收费标准

    ①报名申请费:270元人民币/专修(一经缴费,不设退费)

    ②学费收费标准:

    (单位:元/生·学年)

    ③住宿费收费标准:

    (单位:元/生·学年)

    说明:收费标准依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收费管理的办法》 粤发改规【2018】7号制定。

     

    七、申请材料

    ①学历证明扫描件

    在读证明(大四学生)或大学毕业证、学位证

    ②大学成绩单扫描件

    需教务处或学院盖章,其中需列明全部曾修读的科目及考试成绩。如成绩表未注明均分及满分绩点,则需提供均分证明。(中文或英文,盖有毕业院校公章)

    ③英语能力考试成绩单扫描件

    非全英文授课院校毕业生英语成绩要求不低于大学英语四级/六级430分、托福65或雅思5.5;全英文授课院校毕业生可用相关证明代替(2024-25学年的申请不接受雅思indicator、托福home edition或多邻国成绩)

    ④推荐信

    两封带有签名的推荐信

    ⑤个人陈述

    500字以内中文或英文个人陈述

    ⑥身份证扫描件

    双面打印的有效身份证扫描件(境外申请者请提供护照)

    ⑦其他支持性文件

    *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专修课程申请须提供一份作品集(包括已发表的论文、新闻作品、GitHub 代码库、个人网站等),并提供其他资格认证和奖励证明(如有)。

     

    八、其他注意事项:

    上述材料中英文皆可;

    可同时申请多个专修方向(课程)

     

    图文来源于网路(侵删)

    招生咨询:

    027—87170989

    18171068088(邬老师)

    13207170988(白老师)